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简称:黎锦技艺)是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传统手工技艺,包括用手捻纺锤、单锭脚踏纺车纺纱,用植物染料等天然材料对纱线或面料进行染色和整理加工,用腰机织造,用色线在面料上刺绣装饰图案等重要技艺类型和环节。该技艺以“絣染”、“双面绣”、“麻纺织”和单面织、双面织等腰机提花织锦最具特色,黎锦上面的各类图案是氏族标识符号,也是区别黎族哈、杞、美孚、润、赛五大方言族系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技艺在黎族妇女中世代相传,以它制作的织物用品是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被黎族人民公认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制作的纺织品,如龙被、贯首衣、被单、筒裙、头巾、花帽、壁挂等,被统称为黎锦。综合体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龙被,是黎锦中的珍品,历史上曾为进奉朝廷的贡品,具有极高的人文艺术价值。

  十三世纪,黄道婆曾到海南岛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技术,并把黎族纺织技术带回到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经过革新,创制了一套脱棉、弹棉、纺纱、织布的工具。特别是发明了三锭脚踏纺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车。由此推动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纺织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纺黎族传统纺纱工具主要有手捻纺锤和单锭脚踏纺车。手捻纺锤由转轮、捻杆、挂纱钩等组成。纺纱时,棉絮连着尖钩,通过纺杆在腿上搓转,转动纺锤将纤维捻成纱线,捻杆上的纱缠多了,则将纱挽成团。单锭脚踏纺车由转轮、脚踏杆、机架、传动带等组成。纺纱时,纺纱者坐在凳子上,先把搓捻好的一段纱缠在锭子上,再用手边搓捻纤维,边用双脚蹬脚踏杆,带动转轮作顺时针运动,进行快速纺纱。 染黎族人主要是用野生植物的根、茎、皮和叶等,通过发酵、水煮、泥埋等方法,将渍好的麻匹或纸绕好的棉纱、布匹染成色黑、黄、红、褐、深兰等多种颜色。贝壳灰、草木灰起染媒的作用,令麻匹、纱、布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和牢固程度。 织织机主要为腰机。黎族的腰机是一种古老的织布工具。

  腰机由经轴、定经轴、综杆、机刀、卷布轴、腰带、梭子、经板等器件组成。织者席地而坐,腰系织机腰带,双足踩住经轴,梭子在经线间来回穿梭,并以机刀打紧,织出密实的织品。腰机提花尤为特色,是用黑色或蓝黑色做经线,根据图案的需要,用各种颜色的纬线搭配,织出各种精美复杂的花纹图案。织物和服饰上的花纹图案没有现成的稿样,全部出自了然于心又切合习俗规矩的腹稿。 绣¬ 黎族妇女刺绣按照构思的图案,不需要绷子而直接在织物上以针引线进行穿刺成各种彩色的图案。黎族刺绣主要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单面绣是只在织物的正面显示刺绣图案,主要的绣法有平绣、贴布绣、珠绣等,最常见的是给黎锦图案的轮廓做线形装饰绣;双面绣是用色线在面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同样花纹图案和颜色的技艺。黎族润方言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著名,其体现了该技艺的精湛性和民族特色。

来源: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月 25, 2020 at 3:30 下午 发布 丨 1,828 views 浏览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