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大民俗节日

No.1 【海南民俗风之一换花节

No.2 海南民俗风之二三月三节

No.3 【海南民俗风之三军坡节

No.4 【海南民俗风之四儋州中秋歌节

No.5 【海南民俗风之五春节年货里的海南乡情

【海南民俗风之一换花节】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的府城就沉浸在花的海洋、情的暖风中,这就是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

魅力海南:正月十五,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华灯齐放,人流如海,鲜花满街。海口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纷纷手持鲜花,沿着海府大道涌向府城,形成一支换花大军。换花者心理因人而异,多数人换花意在新春伊始,互相祝福而已。青年人则把换花节当作交朋结友的大好时机,愿以花为媒,觅到知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老的换花节已被人们赋予许多新意,但其风格永远是浪漫和温馨。

如今的换花节来自以前海南的元宵换香习俗。当年,府城作为琼州府驻地,每年农历元宵总举行灯会,花灯竞放之夜,成千上万的年轻男女、老少便出门赏灯。当时没有路灯,人们为了夜行方便,手里都拿一把点燃的香烛用以照明,路遇没有香的的人便送他几枝,有时偶遇朋友,也用香烛互相交换,互相说几句祝福的话语,由此演变成了海南岛上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到了后来,随着电灯的出现,人们渐渐发现花更能代表心意,又轻巧灵便而且还能免掉在人挤人中被香烛的火苗烫伤,于是就大力提倡用鲜花代替香烛和青树枝叶。从此,每到农历正月十五,不分民族、年龄的大批人潮便会涌到府城镇来参加换花节。卖鲜花的摊点一个接一个,姑娘们和小伙子们手上拿着鲜花,如果在进行的路上,若是遇到称心的异性或朋友,或者看中了另外一个人手中的鲜花,就会主动迎上去,与他(她)交换手中的鲜花,相互祝福。这个人就可以提出与对方交换各自手中的鲜花。在一般情况下,一方是不能推辞另一方的换花要求的。互换鲜花之时,双方都彼此互道祝愿之词,祝词的内容也是因人而异。

据海南省民俗专家介绍,“换花节”起源于“换香节”,唐末已存在元宵张灯结彩、换香活动。“换香”蕴含着当地老百姓互换香火,有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后来出于节庆安全考虑,1984年,府城民间“换香”习俗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并演变成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

换花节原是府城特有民间节日,历史悠久,据说源自唐代。但是,从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海南建省办特区后,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新潮的换花,活动的规模、范围、区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形式。

【海南民俗风之二三月三节】海南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历史悠久,宋代史籍中就有与“三月三”相关的记载。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装束来游,携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剧。”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直到天将破晓。三月三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称,上古洪水时期,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于是,在一年的三月三日,他们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他们在燕窝岭上纺纱织布,生儿育女,开荒种田,挖塘养鱼,为黎族人民繁衍了后代。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以后每年三月三,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回到这里迎接春天。许多年过去后,天妃和南音沉睡在山洞里,化成一对石头。黎族后代为了纪念这两兄妹传宗接代的劳绩,把石洞取名为娘母洞。

每年三月三日,黎族男女老少都要带着糯米、糕饼、粽子和山兰米酒,从四面八方赶来娘母洞前纪念祖先,以对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后来,每逢三月三,黎族劳动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吉祥盛日。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节日。

第二种说法称,相传在很久以前,石洞有一只作恶多端的乌鸦精,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乐业。一天乌鸦精抓到了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这年三月三,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被乌鸦精害死。俄娘闻讯悲痛万分,终于趁乌鸦精熟睡之机杀死了它,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族百姓除了大害。俄娘终生未嫁,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她都会到俄贤洞唱她和阿贵恋爱时的情歌。后来,黎族人民为了纪念她,把这山洞取名为俄娘洞(昌江)。每年三月三这一天,附近的未婚黎族青年男女都会在俄贤岭集会,唱着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此项活动逐年扩大并传播至海南各个黎胞居住区,在海南黎胞中形成盛大的传统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据说三月三是为了纪念黎族的远古祖先"黎母"诞生、庆祝黎族人民幸福吉祥、繁衍昌盛而举行的节日。

节日这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带着粽子和糕点,从四面八方来到五指山一带。白天,小伙子们打鱼,姑娘们煮饭烤鱼,然后将祭品放到有天妃和南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时,青年男子背枪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猎物,把猎物献给心爱的姑娘。

当夜晚来临,山坡上、河岸边,青年男女燃起熊熊篝火,姑娘们身着艳丽的七彩衣裙,手戴各式镯头,小伙子腰扎红巾、手执花伞,开始欢庆活动,在节奏明快的乐曲声中,跳起了古老独特的竹竿舞、银铃双刀舞、槟榔舞、打柴舞、打猎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

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男女青年各坐一边,互相倾诉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感情融洽,就相互赠送信物。姑娘们将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腰间,小伙子则把耳铃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阿妹的发髻上,相约来年的三月三再相会。在这一天,黎族人民对歌、摔跤、拔河、射击、荡秋千,尽情地欢庆着,用歌声用舞蹈表达对生活的赞美,对劳动的热爱,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整个节日,气氛欢快热烈,令人陶醉。

黎族三月三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庆祝内容也日益多样,但对歌、民间体育竞技、民族歌舞、婚俗表演仍是最基本的内容。三月三节是黎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源,是黎族文化最具体最典型的表现,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其民俗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生产、生活、娱乐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1984年,根据黎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广东省人大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三月三确定为黎族的传统节日。篝火晚会、竹竿舞、书画黎苗情、美食展示……每年三月三节,海南黎族各聚居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有赛歌会、簧火晚会、彩车比赛、花灯展览、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男女青年对歌、民族歌舞表演及经贸活动等。如今黎族三月三节成了丰富旅游产品、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盛会,每年都吸引数万国内外游客。

正当山花烂漫、山兰飘香时,又到一年“三月三”。每年农历三月三,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黎族、苗族青年男女便会穿上盛装,汇集一起,带着山兰米酒、竹筒饭、三色饭和粽子等,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海南民俗风之三军坡节】是什么原由,能在夜晚子时,让一个小镇人山人海?又是怎样一种力量,14个世纪延绵至今人们依然铭记一位女性?

2014年3月8日22时,海口龙华区新坡镇冼夫人纪念馆,灯火辉煌、香烟缭绕、锣鼓喧天,人们如潮水般涌来,等待零时(二月初九子时)军坡节冼夫人的圆军仪式。

故事:冼太夫人其人

1400多年前,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岭南多属南越国,南越国有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古骆越人,其部族中,冼氏世为首领,有部落十余万家。梁朝大同年间,汉人冯宝任高凉太守,为争取地方势力支持,娶了岭南部落的冼英。

没料到这自少就极其聪明能干的女子,有勇有谋,嫁人后竟然辅助丈夫执政,使王朝政令在俚人地区始得通行,岭南地区逐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大约婚后五年(公元540年),年约28岁的冼夫人以南越部族首领身份“请命于朝,置崖州”,于是海南岛建立崖州,下辖10个县,结束了“久乱不统,不能一日相聚以存”的历史。

海南自此在冼夫人的辖治之下,平叛匪,促团结,移先民,发展经济文化,此女子当之无愧成为了海南人民的英雄和精神领袖。

直到她90岁逝去,不仅边陲番族历事三朝(南朝梁、陈及隋)令人折服,其一生明大体、识大义、安抚百姓、绥靖地方,还保住了岭南半世纪的繁荣,以及海南永远归属中原。

“冼夫人的封号、谥号很多,海南有称冼太夫人、谯国夫人、诚敬夫人、圣母娘娘、清福夫人、显应夫人、郡主冼太夫人、懿美夫人、正顺夫人、梁沙婆、儋耳婆等;表现在海南纪念冼夫人的庙宇,有冼夫人庙、宁济庙、柔惠庙、慈佑庙等。”海南民俗专家蒙乐生说。

演变:由庙而节而镇

二月初八夜晚的新坡镇繁华无比,街边营业的铺子只卖一类商品——军坡用品:香、蜡烛、鞭炮、令旗等。穿过地面凹凸的街区,时不时有人举令旗而过,一时间不知身在何处。

尽管海口、定安、琼海、澄迈、屯昌等地均有军坡节纪念冼夫人的传统,但因新坡冼太夫人庙历史悠久,在海南100多个冼庙中规模最大、参拜人数最多,最具有代表性。

由明代进士、湖广巡抚提督军门梁云龙先用黄金铸像,再盖“梁沙婆庙”的这片建筑,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旧址上重建“冼夫人纪念馆”于1989年对外开放。1990年民间自发组织的“闹军坡”由政府改为“军坡节”,2002年再改成“冼夫人文化节”。

重檐式屋顶,金黄色琉璃瓦,台阶中双龙石雕,石狮、石龟、石马看上去有年头,门窗上镶嵌“巾帼英雄”、“岭南风流”、“千秋懿范”等十余块大匾额;馆前方有冼夫人骑马石像,黑眸、朱唇;大厅正殿有冼夫人彩绘,尺寸与真人相仿,凤冠红袍,粉面威仪,神采奕奕。

梁云龙盖庙时,选址梁沙村村南芬丛荫坡地,人迹稀少;而后发展到冼夫人诞期自发从岛内、外涌入数十万人朝庙,成为节庆场所;再到镇政府所在地,全镇商贸中心。

沸腾:自小拥“军”从“军”

当天22时30分,镇街锣鼓喧天,数十统一着装的年轻人举着一人多高的碗粗白木棍拥着道士们穿街而至,“圆军”仪式点“沸”了所有人。

其实军坡节不止每年二月初六至十二的七天,整个纪念活动从正月一直要持续到五月。正月初四卜选婆头,负责料理本年活动;二月初六斋戒、退神,各家每户清理家具、用具,直到十二才“开斋”。“退神”指将婆祖的神灵从偶像上退下来,送上天庭,偶像则清洁焕新;圆军从二月初九凌晨开光招神,接着回婆头家做客,下午装军队汇集“冼夫人点将台广场”,先“文装”后“武装”,镇街上行军、演练,婆祖回点将台,装军回本甲村绕一周;二月初十早上婆祖回娘家(梁沙村梁云龙故居)为其后人“行符”赐福,然后日以继夜地到各村“户头”、“点醮”,安抚百姓;初十凌晨还有婆头家的“上朝斋”;十二日零时解除斋戒;二十四日“洗口”;五月初一凌晨祭祀。

孩子们爬在高处观看仪式,信徒们等着烧头香,初九凌晨,全镇人都在等待神明,等待祈福。稍长一点的年轻人扮演着装军,保护婆祖神像和保障仪式。

如此从小根植的文化,无怪乎延绵千年。

据史料介绍,海南的军坡节分为“公期”和“婆期”,而“公期”又分为“大公期”和“小公期”,是祭祀祖先和历史人物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是纪念民族英雄冼夫人。

正月十五前后海南各地的公期显得特别集中,主要是因为年味尚存,气氛犹在。如果海南旅行期间,遇上正在举办公期的村庄,又恰巧村庄里有熟识的人,那他们一定会热情地邀请岛外朋友“吃公期”,感受海南人民的好客,那此趟旅游不虚此行。

公期是什么?形象的说法是每个村的“生日”。大部分村子的公期选择每年固定的日子,但也有些村临时商定。后者如文昌东郊镇中山村委会富民村,村里有名望的人每年正月十五聚在一起确定当年公期。

公期,顾名思义,“公”的纪念日。大致归纳,“公”分供奉的神灵和先祖两大类。海南各村供奉的神灵排前几位的有冼夫人、妈祖(天妃)、关帝、龙王等,其它如海口市博爱路供有城隍,永兴镇美东村委会美孝村供雷神等。先祖则大部分为最早迁入海南定居的祖先。

吃公期民俗文化开眼界

做公期除了宴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还有许多纪念性仪式和活动。这些民俗活动充满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

如海府地区春节期间(正月初六至正月三十)举行的公期,有个重要内容叫“行符”。行符前一天要放灯。行符当天抬公庙里的神像到各家各户“巡查”。其主神(大公)不入各家,只至街道上受各家拜祭。行符当天各家各户要于正门设供桌,供水果、京果等供品,炉前压上符(庙里统一发)。

海南还有些地方的公期叫“军坡”,一般指冼太夫人圣诞之前后几日的“阅兵”仪式。另外一些不以冼太夫人为主神的地方,其主神圣诞时的出巡仪式,也称为“军坡”。

各地公期奖赏“公祖”对“子孙”保佑的内容有,供上大香大烛、酒、水果、零食、牲畜,赠上令旗、锦旗,请舞龙舞狮队等。祭神仪式包括“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还有“军坡戏”。在文昌地区还会“绑戏”,即有钱的村子,请专业的省、市、县级琼剧团上演琼剧。一方面全村老少可以饱眼福,另一方面也期望以后的日子得到“公祖”更大的庇护。

吃公期海鲜特产饱口福

公期的主筵席一般定在当日的正午。有些地方晚餐也算正席,甚至有的连吃三天。但近年移风易俗,攀比之分、奢靡之风少了很多。另一方面,随着城乡收入增长,吃已经不是老百姓花费的最大难题。

一旦开席,主人家便有讲究了。首先,菜要摆满桌子,一般六至十个菜能将桌子摆满;其次,只要开席了,任何时候,桌子上的菜不能出现空盘。为此,主人家设计好菜的种类后,就是要估算好量。

主人家做菜的场面也极壮观,大锅、大桶、大铲、大勺、户外临时炉灶。这样的架势,普通煤气、煤火应付不过来,所以都烧木柴。第一次参加公期的外地朋友看到椰子树下、榕树下的炊事班底;听到柴火噼啪和锅铲搅拌的声音夹杂在人们的喧闹中;闻到柴火烧的饭菜特有的香味,会大开胃口。

至于公期筵席食材和菜谱,各地不一,各有特色,也各显魅力。如定安吃黑猪、小黄牛,澄迈吃白莲鹅,琼海吃火敦猪肘、白切鸭、温泉鹅,海府地区吃斋菜煲、白斩鸡。

一些网友在网上吐槽,认为海南各地公期中,最好吃的首推文昌。其原因一是文昌鸡为海南四大名菜里物种最完整、数量最多,且不分季节皆可食用的大菜,文昌公期吃的文昌鸡保证货真价实,文昌当地主妇们又最擅长最好吃的白斩烹饪手法;其次,文昌铺前一带的海鲜能大刺刺上公期的大桌。

海鲜公期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分量足,放开肚皮吃不花钱;新鲜,早晨出海打的海鲜,无需冷冻运输,立刻烹饪了端到面前;丰富,能吃到普通海鲜店里买不到的品种。

如果说,想玩一趟地道的海南文化之旅,吃海南公期不失为一条捷径。

【海南民俗风之四儋州中秋歌节儋州中秋歌节是海南省儋州地区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以对歌的形式,庆祝中秋节,同时也是男女青年联络感情的一种形式。

海南省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到时,人们身着盛装,欢聚在该市北部地区的十几个乡镇集市,到处可见人如海歌如潮的热烈场面。 儋州中秋歌节从儋州民歌活动演变而来,最初产生在宋代末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的沿海地区。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唱起来腔调婉转,调声从山歌演变出来,曲调层出不穷,演唱过场活跃,唱词、唱谱、节奏、旋律以及调式都符合青年的性格特征,为广大青年喜闻乐见。

歌节一般由一个村的一组男青年与另一个村的一组女青年各排成一列,面对面地进行对歌。每个队都有领头歌手,负责起调、领唱、指挥与选择歌词。对歌,一般先由男方歌手领唱,后由女方歌手唱答,队形可随时变化。歌手们手舞足蹈、男唱女答、互不相让。比赛不受时间限制,以“唱倒”对方为止。

赛歌活动一般为下午3至6时。夜晚又是一番风味,以村为主体举办“中秋歌会”,又称“中秋情酒歌会”,男女青年歌手对唱情歌,敬酒时,女子主动敬酒表示钟情,男方接过女方敬酒一口饮尽,并以歌投情,表示“领情”。随后共尝月饼、“赏月”对歌,直到凌晨。

【海南民俗风之五春节年货里的海南乡情】春节,是中国人永不改变的期待,当成串的大红灯笼和喜庆的中国结被张挂起来,琳琅满目的年货被摆起来,人们会心一笑:又要过年了。

海南俗语里有“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过八月十五,海南人就开始为春节忙活了:阉公鸡、填肥鸭、做年糕、置年货、贴对联……诸多元素的年货组合在一起,烘托出海南吉庆祥瑞的过年气氛——

年货,海南民俗中散发浓香

年糕、糯米、水芹、粉丝、腐竹、金桔、糖果、花生、瓜子、鸡鸭羊肉……这些看似平常的食品,最频繁地出现在海南人“做年”的清单里,每一种食品似乎都牵扯着某种难言的情结,让海南人长久地留存着对它们的记忆。

海南方言里,过春节叫“做年”。海南人过年从腊月开始,腊月二十三为“祭灶节”,把灶王爷送走后,就要打扫房子,这时,每家每户都要预备一把新扫把,将屋顶墙壁打扫一番,这称为“扫尘(陈)”。

在海南农村,扫过了尘的年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浸糯米、磨米浆、做年糕,文昌等地方则是忙于做米花糖、花生糖。到了年三十这天上午,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门神。海南人还喜欢在每个门口挂上一串红绳子绑着的桔子,桔子要挂偶数,表示出门“大吉大利”。

除夕夜,海口人把这顿年夜饭称为“吃围炉”。全家人围着火炉,炉上架着锅,家人就围在旁。鸡肉、乳羊,锅汤滚开,夹着切好的肉菜在汤里氽着吃,味道鲜美。

寓意着新一年开始的这个凌晨,无论老少,都要起床吃“斋饭”(寓意自己清净洁白,怀念祖先),海南的“斋饭”,正如北方人过年必吃鱼(寓意年年有余)一样,吃的东西都有吉祥寓意,比如,家人做了道清炒茄子,那么茄子在海南话里的寓意是“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菜,“芹”与“勤”谐音,这道菜祈望着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劳致富;长粉丝,寓意过日子细水长流、黄黄的像金元宝状的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带着各种美好寓意的年货,因年俗而更加为人们所衷爱。

海南各地拜年的习俗不一样,初一,有的地方不能去别人家里拜年;初二,普遍是外嫁女儿带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初三,一些地方被称为“赤口”,就是将大年三十特地多煮的干饭、吃的鸡、鸭头鸭脚用油爆锅炒炒再吃,以表示去年有东西余到今年,也表示年已过去。这期间,访亲问友拜年的礼品,一般是柑桔或礼品中夹桔子叶,以示“今年将大吉大利”。

海南多样的年俗形态,在各地以不同方式演绎着。在渔镇临高新盈,渔民过年会唱起风情“哩哩美”;在陵水新港,疍家人会在船上唱起“咸水歌”;在黎村苗寨,山味十足的糯米酒飘漫大山;在岛东乡村,时兴“绑戏”、“放灯”;在兴隆侨乡,人们做着特色小糕点迎新年。

解放前,海南人过年的时间较长,究其原因,主要是商店为私营,员工不少是从外地来打工的,赶上一年一度回乡,没有店员帮忙干脆就放假的时间长些。

在上世纪50年代商品较为短缺时期,年货也跟着短缺,那时人们的消费中,“凭票”、“排队”是热门词,过年时买年货更要排队,很多经历过那个时期的老人曾回忆说,那时要想吃顿稍好的年夜饭,必须“身体好、有耐心、早起床”。比如,买条带鱼,没有半天时间排队根本买不回,而且也只能按一个人半斤的量供应。

岁月变迁年货置办日新月异

海南东西南北民俗相异,置办的年货也各不相同。在文昌过年,各家各户总少不了一样东西——糖贡。文昌的糖贡是过年待客佳品,又是拜年常带的礼品。在陵水过年,陵水人爱吃槟榔,槟榔在他们心中含义特殊,为此,陵水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许多槟榔。将其切成四瓣,然后再配蒌叶,而疍家人过年,除了杀鸡喝酒,还少不了马鲛鱼,按疍家习俗,吃马鲛鱼,年年有余;做马鲛鱼丸,圆圆满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肉显得分外香。春节里糊个纸灯笼,做个小风车,这能让小孩子们高兴一年。推开老百姓的家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每个房间的家具、人们的穿戴都甚为相似。到了1980年代,新年餐桌上的饭菜日渐丰富起来,开始是定量供应的品种增加,接着是集贸市场恢复,再接着,年饭票证淡出了菜市场,平时想吃什么,到市场上可以买到。市场上风行一时的暖瓶、脸盆、枕巾、台布等,到1980年代少人问津,反而是明信片、贺年卡、挂历等流行了起来。

而到了1990年代,老百姓生活安稳了,收入不断提高,过年算是比较“敢”花钱的了,不少家庭都趁着新年换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添置新家具等也纳入了年货采购的范围,送礼也有烟酒,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一下子变成了50元、100元。年货,有了更丰富的意味。

如今,越来越多人喜欢在酒店吃年夜饭,人们买东西也不再是一次买大堆的年货,而是分次购买。观念变迁,年货对不少人来讲,反而是让人“清心寡欲”的一种东西了。烟酒肉菜、家用电器不新鲜了,高档数码、电子产品又走上舞台,成为年货的主力军。

办年货的历史中,一个无形的犒劳自己的方式近年来皆为流行,那就是外出旅游过年。不少海南年轻的白领们说,带着家人外出旅游过年,甚至专门找带过年项目的新马泰国外游,才不会浪费这个难得的大长假。

来源:海南文化网

2月 26, 2020 at 5:29 下午 发布 丨 1,992 views 浏览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