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军坡节

冼夫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冼夫人生前身后累得皇朝封赐,计有“保护侯夫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诚敬夫人”、“懿美夫人”等十多种。解放后,周恩来总理称誉她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江泽民同志赞她是“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军坡节就是源于当年冼夫人阅军比武点将出征的军事行动。清宣统《定安县志·建置志·谯国夫人庙》载:“谯国夫人庙在邑城南门外三里许潭览村。……二月十二为夫人生前行军之期。届期,各县行香者云集,舟车络绎,士女殷轸,溟南第一赛场也。”其“生前行军”,说的就是冼夫人当年阅军比武点将出征的军事行动。

陈朝时期,崖州治迁到汉珠崖郡治(今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旧州村)。有一年,为了振兴武备,树立朝廷的声威,冼夫人于二月十二在州治隔博冲溪(今南渡江)西岸的沙源峒,举行阅军比武点将出征仪式,全岛各县峒的令长、峒主前来观摩。

  随后,冼夫人指令各县峒也仿效沙源阅军的程式,各自在当地举行相应活动。县峒是地方行政组织,不是军队建制,因此只是“仿效”军队而举行,称“装军”。因举办装军大都在宽阔的山坡上举行,亦称“军坡”。

   全岛纪念,每月有节

  冼夫人逝世后,各地按例照常举行装军活动,以纪念冼夫人。这时的装军,是冼夫人婆祖神躯率军巡游庙境村巷,驱邪赐福。纪念冼夫人,就是学习和传承她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精神;纪念冼夫人,就是祈求冼夫人神灵保境安民,平安福祥。

  冼夫人生前是海南的最高领导者,各地的峒主是她政策路线的执行者。德高望重的峒主有许多登上神坛享受庙宇香火,峒主庙亦仿效举行军坡活动。一些地方供奉其他的神祗,因为民众敬仰冼夫人,故亦举行军坡活动以纪念冼夫人。目前,全岛各市县均奉祀冼夫人,庙宇计有434座之多,有官建,亦有民造,汉、黎、苗等民族皆祭祀,都举办军坡节,呈现一派团结、和睦、友爱的景象。大略估计,全岛装军的村庄和人口占原居民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全岛每个月都有军坡节,而以农历二月份最多。清道光《琼州府志·舆地志·节序》载:“二月迎南火雷、高凉郡主二夫人,装军拥从,三日方止。”所说就是这个情况。

   军坡节内容

  清咸丰《琼山县志·建置志·坛庙》载:“冼太夫人庙……每逢诞节,四方来集,坡墟几无隙地。”又《舆地志·节序》载:“正月下浣,乡民竞抬本境之神以与邻村所祀者相会,因而刲羊击豕,聚会饮酒,唱演土戏,谓之装军。”军坡节内容主要有:祭祀、求谶、祈福、上刀梯、过“火山”、舞虎、舞狮、舞龙、街舞、装军、穿杖、婆祖巡境安民、文艺晚会、学术论坛、体育比赛、走亲戚、吃婆期、购吉祥物等。

  军坡场

  军坡场原来是在宽阔的山坡上,后来峒人在军坡场上建庙,庙前即军坡场。是日,军坡场上彩旗飘扬,点将台格外醒目。台前的广场中央竖立一支刚砍下来的大楠竹,六条绳索斜拉固定。绳子上是一溜红、黄、绿相间的小三角旗。楠竹尾梢留有几节新鲜枝叶,在青绿碧翠的梢叶间,一面冼夫人旗帜迎风飘扬。这种排场,寓意“有头有尾,生生不息”。吉辰到,锣鼓喧天,号角齐鸣,鞭炮爆响,婆祖神躯出龛乘轿,在仪仗队前呼后拥敲盘击钟拥戴下,来到军坡场,登上点将台坐定。附近村庄的其他婆祖、圣娘、峒主等神躯,亦乘轿和乘辇,走亲戚拜朋友般次第来到,贺喜伙军,共同闹庆。

  祭祀

  有公祭、私祭。村人恭奉三牲酒醴金银香烛敬献神前,虔诚地行礼,纪念冼夫人为国为民功绩永垂千古,感恩冼夫人亲情庇佑村众安康,倾表继往开来做出贡献的愿望,同时祈求婆祖庇佑,消灾祛凶,老少康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日子红红火火。亦有求签析谶解决疑难的。

  上刀梯

  传说“上刀梯”源于当年冼夫人大军的军事训练项目。战场上,沙砾、碎石、石片、树根、荆刺……无处不在。冼夫人训练将士们有一双厚实的铁脚板,保证冲锋时快速突进,夺取胜利。刀梯状似一架木梯:两株刚砍下来长10米以上的槟榔树或其他笔直的树木,其中一根留有梢叶,绑上横踏板成为18级的梯子。横踏板均是钢刀,50—60厘米一级,级级刀口向上,刃口锋利,寒光闪闪。今天的上刀梯,颇具当年将士们冲锋陷阵、英勇向前、“刀枪不入”的神奇,是通连天界,调集五方兵马的重要环节。

  过“火山”

  即赤脚趟过通红炭火铺成的长7—8米、宽2—3米、厚约10厘米的“炭火毯”。传说过“火山”源于当年冼夫人大军的军事训练项目。当时,大军穿的大都是草鞋,或者就不穿鞋。战斗中,有“火攻”或“火拒”等战术。当敌方以“火攻”或“火拒”时,己方穿草鞋不管用,穿布鞋也不济事。草鞋、布鞋遇火就烧,跟不穿鞋一个样。因此,要训练将士们不悚火、能蹈火前进的勇气和技术。经过“蹈火”训练,将士们个个英勇,战无不克。

  穿杖

  传说“穿杖”源于当年冼夫人大军点将出征前的一次不经意的请战过程,即一峒主为表示自己勇敢直前不怕死,拔箭刺脸以请战。后来,各地请战者纷纷仿效,衍生成一种“表忠心”、“诉勇敢”、“求认可”的习例,称“刺箭”。冼夫人辞世后,此例愈加深入人心,峒人有事就到冼夫人庙神躯前“刺箭”。后来,庙里制作状似“箭”的专用器物,称“杖”。“杖”用金属制成(过去用铁,现在多是不锈钢或银),长0.3米至9米不等,重0.2斤至20斤不等。柄部是镂空的团花状,直径0.1米至0.4米。有些杖条根部比人的拇指还粗,从根部逐渐向尾部细化,至尾梢为针尖状。自此,“刺箭”遂称为“穿杖”。再后来,“穿杖”成为军坡活动中体现冼太婆祖神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游军

  游军即冼太婆祖及诸公婆神祗乘轿率军出征保境安民,是演绎当年冼夫人率军出征、保境安民的最威武最亲切的体现,是军坡节最贴近民众的赐福项目。婆祖大军从军坡场出来,按照当地传统惯例形成的路线,巡行辖境墟镇村庄,慰问民众,保护平安。每一神躯组成一个方队。行进中,锣鼓喧天,不断地有勇将穿杖。

  欢宴军坡

  军坡节期间,亲戚朋友纷至沓来,欢宴军坡。亲戚的朋友们,朋友的朋友们,认识的或不认识的,若误餐了就相邀到亲朋家吃饭,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倍加亲切,远亲也变成近戚,陌客也变成熟人。天南地北,无所不谈。瞬息之间,各类信息随之流通开来,抓住机遇,或许就发端在这觥筹之余。餐宴军坡,寓意众人敬奉冼太婆祖等神祗,盼望神灵济世保境安民,丰衣足食,幸福美满。

  虎狮踏吉

  虎舞和狮舞,都是展示威猛和灵活的内涵,具有“驱邪迎祥”的含义,寄托来年万象更新,国泰民安的憧憬。虎舞或狮舞结束,男女老少拥上前去,争着抚摸虎狮,以祈沾点威猛灵气,保佑人畜兴旺。

  购吉祥物

  吉祥物主要是三角令旗、番薯、芋头、藠葱、橘子、桑叶等。传说冼夫人当年驻军海南时,制作“令”旗以帮助峒人上山打猎指明方向,又倡导发展生产,还无偿提供优良种苗。这些作物既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物品,又颇有吉祥象征,如:令旗显应“一令传下,百事亨通”的愿景;番薯繁殖快,象征多子多孙,事业发达;芋头个头大,籽儿多,象征子孙满堂,稳妥发展;藠葱的根须白且长,象征长寿;桑、橘分别与海南话“财”、“吉”谐音,象征吉祥发财。

  文化活动

  自古以来,演琼剧、木偶戏是军坡活动一项重要内容。琼剧是海南民众喜欢的剧种,遇重大节庆才有机会看上一回。随着经济条件富足,近年大量加入了文艺晚会和燃放焰火烟花的内容。还有举行体育比赛、学术论坛、表彰巾帼模范等。村民们载歌载舞,有广场舞、秧歌舞,也有小朋友们跳舞,军坡场成了舞的海洋。海口地区在政府的主导下,称军坡节为“中国(海口)冼夫人文化节”,至今已举办了十三届大庆。

  时代造英雄,亦可造神灵!一千多年以来,海南民众将冼夫人这个真实人物创造成为无所不能的神灵,热热腾腾地“闹”了一千多年,成为海南民间纪念冼夫人的特有的节日,内容项目多姿多彩,独具特色。军坡节是海南不可多得的传统文化精华、文脉所在,于2005年入选第一批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海南文化网

2月 26, 2020 at 5:47 下午 发布 丨 2,360 views 浏览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